时间: 2025-04-27 20: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16
“极乐国”一词通常指的是一个理想中的、完美无缺的国度或境界,尤其在**中,它特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信徒在死后可以前往的净土,那里没有痛苦,只有无尽的快乐和安宁。
在文学中,“极乐国”可能被用来象征理想的社会或完美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极度快乐或满足的状态。在领域,它特指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国”一词源自经典,特别是《阿弥陀经》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随着在**的传播,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使用。
在文化中,“极乐国”与信仰紧密相关,它代表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向往和对现世苦难的超越。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极乐国”这个词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极乐国”来形容一个让人感到极度舒适和满足的地方,比如一个美丽的度假胜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梦的边缘,我窥见了极乐国的光辉,那里没有忧愁,只有永恒的微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湖泊,周围是金色的沙滩和翠绿的树木,仿佛是极乐国的缩影。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带来心灵的平静。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理想国度可能是“乌托邦”或“天堂”,它们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背景有所不同。
“极乐国”这个词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理想生活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的背景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3.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