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18
栽秧: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农业领域,指的是在稻田中种植秧苗的过程。字面意思是在田地里栽种秧苗,秧苗是水稻的幼苗,通常在春季进行栽种。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栽秧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展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丰收的期盼。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栽秧可能被简单地提及,用以描述农业活动或农民的工作。 专业领域:在农业科学或农业实践中,栽秧是一个专业术语,涉及到秧苗的培育、栽种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义词:插秧、种秧 反义词:收割、收获
词源:栽秧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栽指的是种植,秧指的是水稻的幼苗。 演变: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栽秧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改进,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文化意义:在传统文化中,栽秧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社会影响**:栽秧活动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依赖,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基础。
情感反应:栽秧让我联想到勤劳的农民和肥沃的土地,带来一种朴实和希望的情感。 联想:想到栽秧,我会想到春天的田野、农民的汗水和稻谷的香气。
经历:在我小时候,曾跟随家人到田里帮忙栽秧,那是一种亲近自然和体验农耕文化的方式。
诗歌: 春风拂过绿波涌, 田间栽秧忙不停。 汗水滴落泥土中, 盼望秋来稻香浓。
视觉联想:想象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农民弯腰栽秧的场景。 听觉联想:听到水声潺潺,农民交谈的声音,以及秧苗插入泥土的细微声响。
比较:在不同文化中,水稻种植的方式和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栽秧的基本概念是普遍的。
理解:栽秧不仅是农业活动的一个环节,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重要性:了解栽秧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农业文化和社会经济,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积极影响。
1.
【栽】
(形声本义:筑墙立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筑墙之法,既度其广轮,先植桢于两头,又植干于两边,而后横施版于干内,以绳束干,实土筑之,一版竣,则层累而上,五版为堵。-栽,筑墙长版也。 、 《左传·定公元年》-庚寅栽。 、 《左传·哀公元年》。注:“设版筑也。”-里而栽。 、 《左传》。杜预注:“谓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树板干而兴作。”-凡土功…水昏正而栽。
2.
【秧】
(形声。从禾,央声。本义:植物的幼苗)。
稻的初生幼苗。
【引证】
《说文》。谓秆上皮葳蕤之状。-秧,禾若秧穰也。 、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秧,今俗谓稻之初生者曰秧。
【组词】
秧信、 秧秧、 秧针、 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