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0:30
恳告:恳告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恳”和“告”两个字组成。其中,“恳”表示真诚、恳切,“告”表示告诉、告知。因此,“恳告”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向他人提出请求、建议或告知某事。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恳告”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真诚和迫切,如在书信、对话或内心独白中。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恳告”可能较少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恳求”、“恳切地请求”等较为常见。
专业领域:在法律、商业谈判等专业领域,“恳告”可能用于正式的书面文件或口头陈述中,强调请求的真诚性和重要性。
同义词:恳求、恳切、恳请、恳托
反义词:命令、指示、要求(这些词汇通常带有强制性,与“恳告”的真诚请求性质相反)
“恳告”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较为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在现代汉语中,其基本含义和用法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恳告”强调的是真诚和恳切的态度,这在人际交往中被视为一种美德。在社会交往中,真诚的恳告往往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帮助。
“恳告”一词给人以真诚、恳切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种迫切而真诚的请求或告知。在表达时,它强调的是情感的真诚性和迫切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恳告”一词,尤其是在需要向他人提出重要请求或建议时。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我会恳告团队成员要共同努力,确保项目的成功。
诗歌: 恳告春风莫轻离, 花间蝶舞共徘徊。 心语如泉涌不尽, 愿君倾听我情怀。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双手合十,眼神恳切地望着对方,这种形象与“恳告”的含义相契合。
听觉联想:想象一个人用柔和而恳切的声音向对方诉说,这种声音与“恳告”的情感表达相符。
在英语中,“恳告”可以对应为“implore”或“earnestly request”,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真诚和恳切的请求。不同文化中,真诚的请求都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恳告”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提升沟通效果。
1.
【恳】
(形声。从心,(kěn)声。本义:诚恳,真诚)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一》-恳,信也。 、 《一切经音义》四引《通俗文》-至诚曰恳。 、 《汉书·司马迁传》。师古曰:“恳恳,至诚也。”-意气勤勤恳恳。 、 唐·李朝威《柳毅传》-又乖恳愿。
【组词】
恳悃、 恳款、 恳曲、 恳言、 恳直
请求,表露愿望和要求。
【引证】
《广东军务记》-恳恩拯救。
【组词】
恳乞、 恳央、 恳祈、 恳告
2.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