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4:17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南唐时期,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法师问谁能从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铃来,法灯和尚回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1.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2.
【铃】
(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组词】
铃杵、 铃语、 铃铎、 铃铛寿星
3.
【须】
(本字作“须”。后来写成有鬚,现在又简化为“须”。象形。从页,从彡,页(xié),头,彡(shān),表毛饰。指人面上的毛。本义:胡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须,面毛也。 、 《礼记·礼运》引《说文》-须,谓颐下之毛。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有君子白皙鬒须眉。 、 《礼记·玉藻》-大夫以鱼须文竹。 、 《汉书·高帝纪》-美须髯。 、 《乐府诗集·木兰诗》-下担捋髭须。 、 《汉书·李广苏建传》-须发尽白。
【组词】
须眉浊物、 虬须、 银须;黄须;长须;软须;须麋
4.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5.
【系】
(“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同本义。
【引证】
《荀子》-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组词】
系璧、 系滞
6.
【铃】
(形声。从金,令声。本义:金属制成的响器。又为打击乐器。形似钟而小)。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组词】
铃杵、 铃语、 铃铎、 铃铛寿星
7.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