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0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03:38
词汇“俟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俟次”进行深入分析:
“俟次”的字面意思是等待依次进行或排列。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表示按照顺序等待或排列的意思。
“俟”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等待的意思,“次”则表示顺序或位置。随着语言的发展,“俟次”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更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礼仪和秩序非常重要,“俟次”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秩序感和对礼仪的重视。
“俟次”给人一种庄重、有序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礼仪或严肃的场合。
在现代生活中,“俟次”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学或历史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俟次”来营造古代的氛围和秩序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俟次”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waiting in order”或“standing in line”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俟次”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在学*古代文学和历史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化的精髓。
1.
【俟】
(形声。从人,矣声。本义: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俟,大也。 、 《诗·小雅·吉日》-儷儷俟俟,或群或友。
等待。
【引证】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仪礼·士昏礼》-俟于门外。 、 《论语·先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组词】
俟命、 俟吉、 俟候、 俟时、 俟望、 俟嗣、 俟河之清
2.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