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17
画稿 的字面意思是指绘画作品的草稿或初步设计,通常是艺术家在完成最终作品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包含了构图、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的初步安排和尝试。
在文学中,“画稿”可能被用来比喻未完成的作品或初步的构思。在口语中,它可能指代任何形式的草图或初步设计。在专业领域,如美术、设计等,“画稿”特指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工作草图,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同义词:草图、素描、初稿 反义词:成品、终稿、完成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草图”更侧重于初步的、不完整的构思,“素描”则特指用线条表现的初步绘画,而“初稿”可能适用于文字或图像的初步版本。
“画稿”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绘画作品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绘画的初步设计。
在**传统文化中,绘画被视为高雅艺术,因此“画稿”也带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现代社会,随着设计行业的兴起,“画稿”在商业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画稿”一词给人以创造性和未完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艺术家在工作室中辛勤工作的场景,充满了期待和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艺术项目,我们需要先提交画稿,然后根据反馈进行修改。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画稿”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画稿”:
在白纸上轻轻勾勒,
是心中画稿的初现。
每一笔,每一划,
都是梦想的起点。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色彩斑斓但尚未完整。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的细微声响。
在英语中,“画稿”可以对应为“sketch”或“draft”,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相似的含义,即初步的、未完成的作品。
通过对“画稿”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无论是在文学、设计还是日常生活中,“画稿”都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可能性的词汇,它提醒我们,每一个伟大的作品都始于一个简单的想法和初步的草图。
1.
【画】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yù),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 《左传·襄公四年》-画为九州。 、 《汉书·地理志上》-画壄分州。
【组词】
画野分疆、 画土分贡、 画地、 画界
2.
【稿】
(形声。从禾,高声。本义:禾秆)。
禾秆,谷类植物的茎杆。也作“稾”。
【引证】
《说文》-稾,秆也。 、 《汉书·五行志》-民惊走持稾。 、 《书·禹贡传》-又出稾税。 、 《汉书·赵安国传》-茭稾。 、 《资治通鉴》-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 《史记·萧相国世家》-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稾为禽兽食。 、 《山海经·西山经》-(皋涂之山)有草焉,其状如稾茇,其叶如葵而赤黄,名曰无条,可以毒鼠。
【组词】
稿本、 稿茇、 稿稾、 稿荐、 稿苗、 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