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3:13
喘息之间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剧烈**或紧张活动后短暂的休息时间,呼吸得以平复的间隙。基本含义是指在紧张或忙碌的状态中暂时放松或停顿的时刻。
“喘息之间”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喘息”指的是呼吸急促后的恢复,而“之间”表示这段时间的间隙。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逐渐扩展。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喘息之间”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放松和解脱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在紧张和压力之后的平静和安宁。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利用周末的“喘息之间”来放松自己,无论是阅读、散步还是与朋友聚会,都是为了从一周的忙碌中恢复过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城市的喧嚣中,我寻找着喘息之间,那是一片宁静的绿洲,让我心灵得以栖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周围是绿树和鸟鸣,这就是“喘息之间”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reathing space”或“moment of respite”,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放松和暂时停顿的含义。
“喘息之间”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提醒,告诉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找到时间放松和恢复。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平衡和自我照顾的重要性。
若鱼遊釜中,喘息须臾之间耳!
1.
【喘】
(形声。从口,耑(duān)声。本义:喘息,急速地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喘,疾息也。 、 《素问·五常正大论》-其发咳喘。 、 《汉书·丙吉传》-牛喘吐舌。 、 《庄子·大宗师》-喘喘然将死。
【组词】
心跳气喘;累得直喘;喘喝、 喘乏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间】
(会意。古写作“閒”,“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jiàn) 本义:门缝)。
同本义。泛指缝隙;空隙。
【引证】
《说文》-閒,隙也。从門,中见月。会意。 、 《墨子经》-有閒中也。又,閒不及旁也。 、 《孟子》-其閒不能以寸。 、 、 《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 、 、 宋·文天祥《 后序》-得间奔真州。
【组词】
间出、 间缺、 间蹊、 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