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5:19
“兴利除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兴办有利的事业来消除有害的事物。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积极的措施来促进有益的发展,同时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或个人发展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兴利除害”常用于描述政治改革、社会发展或个人成长的过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讨论如何改善现状或解决问题。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或政治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标。
同义词在强调积极改变和促进发展方面相似,但各有侧重点。反义词则强调负面影响和损害。
“兴利除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治国理念,强调通过明智的政策和措施来改善国家和社会的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兴利除害”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通过明智和仁慈的治理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这个词汇在社会背景中常被用来评价政策或领导者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希望、进步和改善。它鼓励人们思考如何通过积极行动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需要“兴利除害”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和消除不必要的障碍,提高了团队的整体效率和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将“兴利除害”融入描述自然美景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如:“春风兴利除害,绿意盎然,人间四月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繁荣景象的画面,人们在田野中辛勤劳作,孩子们在校园中快乐学*,这些都是“兴利除害”的生动体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mote the good and eliminate the ba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通过积极措施来改善现状。
“兴利除害”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如何通过积极行动来改善现状,也启发我在面对问题时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词汇的广泛应用和深刻内涵使其成为我语言工具箱中的宝贵资产。
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古之明王,所以能~者,非他,盖弃小而取大耳。
1.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
4.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