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7:59
兴叹:字面意思是指因感慨而发出叹息。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事感到无奈、遗憾或感慨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兴叹”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对命运的无奈、对时代的感慨等。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兴叹”来形容对某件事情的无奈或遗憾,例如:“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不禁兴叹。”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兴叹”来表达对历史**或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同义词:叹息、感慨、唏嘘 反义词:欢呼、喜悦、庆幸
“兴叹”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因感慨而发出叹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兴叹”常与文人墨客的感慨情怀相联系,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用来表达对社会不公或个人命运的无奈。
“兴叹”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无奈的。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对一些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用“兴叹”来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感慨。例如,当看到社会不公现象时,我会感到深深的无奈,并发出兴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兴叹”:
岁月如梭,兴叹时光匆匆,
往事如烟,感慨人生无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人坐在窗前,望着远方,脸上带着深深的无奈和感慨,背景音乐可以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gh with regret”或“lament”,它们在表达无奈和感慨的情感上与“兴叹”相似,但在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异。
“兴叹”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无奈和感慨,也反映了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兴叹”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2.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