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43:36
核战争:指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这种战争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核战争”一词源于“核武器”的使用,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和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这一词汇逐渐成为国际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常用语。
在冷战时期,核战争的威胁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心态,如电影《奇爱博士》就反映了人们对核战争的恐惧和讽刺。
提及核战争,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惧和不安,因为它代表着极端的破坏和人类的潜在自我毁灭。
在个人经历中,核战争可能作为一个讨论话题出现在学校的历史课或国际关系研讨中,引发对和平与冲突的深入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将核战争的意象融入对人类命运的沉思:
在核火的阴影下, 文明的灯塔摇摇欲坠, 我们寻求和平的种子, 在废墟中播种希望。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的“ядерная война”和中文的“核战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同的毁灭性概念。
核战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军事和政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存的担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历史的认识。
1. 【核】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3.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