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5:42
弹弓是一种简单的投射工具,通常由一个Y形的木头或塑料叉、两条橡皮筋和一个用于放置弹丸的皮革或塑料片组成。用户通过拉开橡皮筋并释放,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将弹丸射出。
弹弓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弹”和“弓”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弹射和弓形结构。在历史上,弹弓作为一种简易的狩猎工具,其设计和使用方式变化不大。
在许多文化中,弹弓是儿童游戏的一部分,代表着童年的乐趣和冒险。在一些社会中,弹弓也被用作狩猎工具或自卫武器。
弹弓可能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带来一种轻松和愉快的感觉。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户外活动和自然环境。
在我的童年,弹弓是我和朋友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我们经常在公园里比赛谁能射中更远的物体。
在诗歌中,弹弓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弹弓, 一拉一放间, 青春已远去。
弹弓的视觉形象通常是简单而有力的,橡皮筋的拉伸和释放声音可以唤起一种紧张和释放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弹弓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设计,但其基本功能和使用方式相似。
弹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
2.
【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弓,兵也,所以发矢。 、 《正字通》-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 、 《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 、 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组词】
弓手、 弓壶、 弓号、 弓剑、 弓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