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40
弹性(Elasticity)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学中,弹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能力,与塑性(永久变形)相对。
弹性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弹性一词源自拉丁语“elasticus”,意为“能够伸缩的”。在17世纪被引入英语,最初用于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后来扩展到比喻性的语境中。
在现代社会,弹性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中,弹性工作制被认为是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心理学中,个人的弹性被视为应对压力和逆境的关键因素。
弹性一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与适应性、恢复力和灵活性相关。在面对挑战时,具有弹性的人或事物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希望和信心。
在个人生活中,弹性可以体现在应对工作压力、家庭问题或个人挑战时的适应能力。例如,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变动,能够迅速调整心态和计划,展现出弹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弹性比喻为生命的力量:
“生命如橡皮筋, 拉扯中不失本真, 弹回原点, 生生不息。”
弹性可以联想到弹簧、橡皮筋等视觉形象,以及弹奏乐器时的声音,如钢琴的琴弦振动产生的音符。
在不同语言中,弹性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恢复原状的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德语中,“Elastizität”同样指物质的弹性。
弹性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不仅在物理学中有明确的定义,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弹性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培养弹性也是应对变化和挑战的重要素质。
1.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