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05
煤火:字面意思是指用煤作为燃料燃烧的火。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的火焰和热量,常用于取暖、烹饪或工业生产。
煤火的词源直接来源于“煤”和“火”两个字。在古代,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燃烧产生的火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火的使用逐渐受到环保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影响。
在**,煤火曾经是许多家庭和工业的主要热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转型,煤火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清洁的能源如天然气和电力所替代。
煤火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温暖和怀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冬日的家庭团聚,或是老工业城市的历史痕迹。
在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煤火仍然是冬季取暖的主要方式。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总是用煤火取暖,那种温暖和安全感至今难忘。
诗歌: 煤火在冬夜轻轻吟唱, 温暖了岁月的沧桑。 炉边的故事,代代相传, 在烟雾中,寻找家的方向。
煤火燃烧时,可以看到明亮的火焰和听到轻微的噼啪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组合常常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不同文化中,煤火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煤火曾经是家庭生活的中心,而在一些发展**家,煤火仍然是重要的能源来源。
煤火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煤炭燃烧的物理过程,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煤火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与之相关的情感和历史背景。
1.
【煤】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指墨。
【引证】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组词】
煤精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