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8:00
1.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燮理阴阳。
1. 【调】 -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
2. 【和】 -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3. 【鼎】 -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
4. 【鼐】 - (形声。从鼎,乃声。本义:大鼎)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