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8:24
“狗拿耗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狗去抓老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多管闲事,即某人做了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或者干预了别人的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讽刺或批评某人的行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开玩笑或者提醒某人不要越界。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的范畴。
同义词:多管闲事、越俎代庖、插手他人事务 反义词:各司其职、守本分、不干涉
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职责和界限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可能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职责和界限的重要性。它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行为的期望,即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不要无故干涉他人。
这个成语可能会引起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用来批评或讽刺某人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喜欢插手他人事务的人,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朋友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事情,尤其是在团队合作或家庭生活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街角的狗,追逐着夜的影子,
不问归途,不问缘由,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却在月光下,找到了自己的诗。
想象一只狗在夜晚追逐老鼠的画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夜晚、微弱的灯光和狗的吠声。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nd your own business”或“stick to your knitting”,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含义,即专注于自己的事务,不要干涉他人。
“狗拿耗子”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批评或提醒某人不要多管闲事。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职责和界限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
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几篇儿。
你这是~——多管闲事。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拿】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同本义。
【引证】
《水浒传》-手里拿串拍板。
【组词】
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3.
【耗】
(形声。从耒(lěi),毛声。本义:一种稻子)。
消息;音信。
【引证】
李商隐《即日》-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组词】
耗音、 耗问、 耗息、 恶耗,凶耗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