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3:52
词汇“拳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假设“拳偻”是一个由“拳”和“偻”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拳偻”指的是一种身体姿势,即弯曲的身体伴随着握紧的拳头,可能表示愤怒、防御或某种特定的武术姿势。
由于“拳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武术文化中,身体的姿势和手势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拳偻”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由于“拳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拳偻”用于描述一个角色的特定姿势,增加场景的紧张感和动态感。
由于“拳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通过对假设词汇“拳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不常见的词汇,也可以通过假设和联想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在语言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维度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拳】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拳,手也。 、 《吕氏春秋》-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
【组词】
挥拳;赤手空拳
2.
【偻】
(形声。从人,娄声。本义:弯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偻,尩也。 、 《礼记·问丧》-偻者不袒。 、 《庄子·达生》-见疴偻者。 、 《汉书·蔡义传》-行步俯偻。 、 《左传·昭公七年》-再命而偻。 、 《荀子·王制》-偻巫跛觋。 、 《庄子·列御寇》-正考父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 、 《后汉书·邓后传》-同行则偻身自卑。
【组词】
偻背、 偻偻、 偻行、 偻步、 偻人、 偻身、 偻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