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53
庸碌无能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既平庸又懦弱,缺乏能力和勇气,无法胜任任何重要或困难的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领导力、决策力或行动力的角色,如某些小说中的次要角色或反面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批评某人的无能或不作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在职场中表现不佳、缺乏竞争力的人。
同义词:无能、软弱、怯懦、无用 反义词:能干、勇敢、果断、有才
同义词中,“无能”强调能力的缺失,“软弱”和“怯懦”侧重于性格上的弱点,而“无用”则更多指没有实际价值。反义词则强调了与“庸碌无能”相反的积极特质。
“庸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指平凡、普通,后来逐渐带有贬义,指平庸无奇。“无能”则一直指缺乏能力。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强调了一个人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双重缺陷。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君子不器”,即人应该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品德。因此,“庸碌无能”这样的词汇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人。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失望和无力感。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人的整体评价,导致对其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
在职场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他在团队项目中总是推卸责任,不愿意承担风险,最终被大家认为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庸碌无能”用来形容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未留下任何痕迹的人物:
在时间的河流中,他庸碌无能, 未曾激起一丝波澜,未曾留下一抹痕迹。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坐在角落里,低头不语,毫无生气的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批评和指责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ept”或“incompetent”,它们也强调了能力的缺失和无效的行为。
“庸碌无能”这个词在描述人的能力和性格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识别和批评那些在社会和职场中表现不佳的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
若使庸懦无能之辈跟随前后,不独教他们笑我天朝无人,反与尔事有碍。
1.
【庸】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庸,用也。 、 《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 、 《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
2.
【懦】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懦,驽弱者也。 、 《国语·晋语》-少懦于诸侯。 、 《战国策·齐策》-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 、 《左传·僖公二年》-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 《三国演义》-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 、 唐·韩愈《原毁》-懦者必怒。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