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3:24
“丹脸”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红润的脸色,尤其是指因为健康、**或情绪激动而导致的面部泛红。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红色的脸”。
在文学作品中,“丹脸”常用来形容女性面容的美丽和健康,如“她的丹脸如桃花般娇艳”。在口语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害羞或尴尬而脸红,例如:“他听到那个笑话后,丹脸立刻浮现。”在医学或健康相关的专业领域,可能会用“丹脸”来形容一个人气血充足,面色红润的健康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丹脸”更偏向于形容健康或自然的红润,而“绯红”可能更多用于形容因情绪或外界因素导致的面部泛红。
“丹”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红色的意思,如丹砂(红色的矿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丹脸”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面部颜色,特别是在描述健康和美丽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红润的脸色常被视为健康和吉祥的象征。因此,“丹脸”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常带有正面的情感色彩。
“丹脸”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活力。它让我联想到春天的花朵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丹脸”来形容一个朋友在**后的面色,她看起来非常健康和充满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她的丹脸如初绽的玫瑰,温暖了整个清晨。”
视觉上,“丹脸”让我想到温暖的色调和充满生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音乐,如同清晨的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sy cheeks”,虽然在描述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健康和美丽的意象。
“丹脸”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视觉美感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人的面部颜色,还蕴含了健康和美丽的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描述和表达方式。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