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58
词汇“嗟惧”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组合词,由“嗟”和“惧”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这两个字,“嗟惧”可以理解为因恐惧或害怕而发出的叹息或感叹。
由于“嗟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在面对极大恐惧时的内心活动,表达一种深刻的情感状态。
由于“嗟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不过,“嗟”和“惧”这两个字都有悠久的历史,分别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嗟惧”可能被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灾难或危机时的情感反应。
“嗟惧”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沉的忧虑和不安,它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些情境的感知和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会使用“嗟惧”这个词,但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特殊情境下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嗟惧”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内心活动,增加文本的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人在极度恐惧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可能伴随的叹息声,从而强化“嗟惧”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嗟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情感状态。
“嗟惧”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传达一种深刻的情感状态,对于理解和表达人们在极端恐惧中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嗟】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感叹声。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嗟叹使心伤。 、 唐·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清·刘开《问说》-嗟乎!…非此之由乎。 、 清·林觉民《与妻书》-嗟夫,谁知吾卒先汝。
【组词】
嗟乎、 嗟讶、 嗟异、 嗟悼
2.
【惧】
(形声。从心,瞿声。本义:害怕,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惧,恐也。 、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 、 《史记·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归。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荀子·解蔽》-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 、 《礼记·礼运》-喜怒哀惧爱恶欲。 、 《论语·子罕》-勇者不惧。
【组词】
惧思、 惧选、 惧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