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3:48
仰屋兴叹(yǎng wū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抬头看着屋顶发出叹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忧愁、无奈或失望而感到心情沉重,无法释怀。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进入了日常语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仰屋兴叹常与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相联系,反映了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无力改变的无奈。
这个成语给人以沉重、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面对生活的挫折时,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仰屋兴叹,星辰不解人间愁。”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抬头望着天花板,脸上写满了忧愁。听觉上,可能是深夜里的一声长叹,充满了无奈和疲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ghing in despair”或“lamenting over the roof”,但这些表达没有中文成语的韵味和深度。
仰屋兴叹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悲愤,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和社会。
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
勤既就职,日虑国用不足,往往~,不得已商诸太尉张禹,及司空张敏。
2.
【屋】
(屋的本义是幄,后来“屋”指房屋,另造“幄”字。会意。从尸,从至。尸,与房屋有关,“至”表示来到。人来到这里居住之意。本义:帐幕。“幄”的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古宫室无屋名。古之所谓屋,非今之所谓屋也。”-屋,居也。 、 《诗·大雅·抑》。传:“屋,小帐也。”-尚不愧于屋漏。 、 《汉书·南粤王佗传》-去帝制黄屋左纛。 、 《汉书·陆贾传》。师古曰:“黄屋,谓车上盖也。”-去黄屋称制。
【组词】
屋幕、 屋漏
3.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4.
【嗟】
(形声。从口,差声。本义:叹词。表示忧感)。
感叹声。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嗟叹使心伤。 、 唐·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清·刘开《问说》-嗟乎!…非此之由乎。 、 清·林觉民《与妻书》-嗟夫,谁知吾卒先汝。
【组词】
嗟乎、 嗟讶、 嗟异、 嗟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