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0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06:42
“汗出如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汗水流出如同液体一样多。这里的“渖”指的是液体,特别是指水或其他液体大量流出的样子。这个成语形容人出汗非常多,通常用于描述在极度劳累、紧张或生病时大量出汗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汗出如渖”常用来形容人物在极端情况下的生理反应,如紧张、恐惧或剧烈后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表达方式,如“汗流浃背”。在医学或体育领域,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些病症或后的生理反应。
同义词:汗流浃背、汗如雨下
反义词:无汗、干爽
“汗出如渖”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的“渖”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液体的意思。这个成语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出汗常常被视为身体排毒和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因此,“汗出如渖”在描述身体反应时,也隐含了对身体状态的一种关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更多地被用于描述劳动者的辛勤工作或员的拼搏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理解,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极端的身体反应,可能伴随着疲劳、紧张或不适。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炎热的夏日、紧张的考试或激烈的体育比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成语,但如果遇到需要在描述极度劳累或紧张情况时,我会考虑使用它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烈日下,汗出如渖, 每一滴都是奋斗的印记。 汗水浸透了衣衫, 却浇不灭心中的火焰。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烈日下辛勤工作,汗水不断从额头流下,形成一条条水痕。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汗水滴落在地面的声音,或是人们在炎热天气中的喘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ting buckets”或“pouring with sweat”,都是形容出汗非常多的情况。这些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很常见,用于描述类似的情境。
“汗出如渖”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描述极端身体反应时,它提供了一个生动且形象的表达方式。了解其词源和使用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
2.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