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01:54
词汇“戎役”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与军事相关的活动或状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戎役”进行深入分析:
“戎役”的字面意思是与军事行动相关的任务或职责。它通常指的是士兵在战争中的服役,或者更广泛地指任何与军事相关的活动。
“戎役”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戎”指的是军事或战争,“役”则指任务或职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戎役”与忠诚、勇敢和牺牲等价值观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英雄的崇拜和对战争的复杂情感。
提到“戎役”,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战场上的勇士,他们的英勇和牺牲。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情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很少直接使用“戎役”这个词,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时,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和情感。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戎役”:
在风沙中,他踏上了戎役的征程,
剑光闪烁,映照着不屈的灵魂。
想象一幅古代战场的画面,士兵们奋勇作战,战鼓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与“戎役”这个词紧密相连。
在英语中,与“戎役”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military service”或“campaign”,它们在含义上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戎役”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军事活动,还承载了人们对战争和英雄的复杂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历史文化。
1.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