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04:51
泪眼愁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眼中含泪,眉头紧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为悲伤或忧愁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基本含义是指人处于极度的悲伤或忧虑之中。
“泪眼愁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情感状态的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悲伤和忧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较为含蓄,成语如“泪眼愁眉”提供了一种形象且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个成语带给人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失去、离别和深深的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在文学和艺术中尤为常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朋友遭遇亲人去世时听到他用“泪眼愁眉”来形容自己的状态,这个成语恰当地表达了他在那段时间的情感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泪眼愁眉映月光,思念如潮涌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眼中含泪,眉头紧锁。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钢琴曲《月光》,来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stained face”或“sorrowful expression”,虽然不如“泪眼愁眉”那样形象和富有诗意,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情感状态。
“泪眼愁眉”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它不仅描绘了悲伤的外在表现,也触及了内心的深层次情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人去天涯几许,凝望处,~。
1.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3.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4.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