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4:44
词汇“受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受藏”可以理解为“接受并收藏”的意思。在这里,“受”通常指接受或承受,而“藏”则指收藏或隐藏。结合起来,这个词可能指的是接受某物并将其保存或隐藏起来。
由于“受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深沉的情感或秘密的保存。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受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受”和“藏”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受藏”可能与保密、珍藏或传承有关。例如,在家族传承中,某些重要的物品或信息可能会被受藏起来,以保持其独特性和价值。
“受藏”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神秘和珍贵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秘密、珍宝或深藏不露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受藏”可能与保存重要物品或秘密有关。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受藏一些珍贵的回忆物品,或者受藏一些不愿公开的个人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受藏”来描述一种深沉的情感或秘密的保存:
在心底受藏的那份爱,
如同珍宝,深埋在时光的尘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箱子,里面受藏着珍贵的物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柔和而神秘的曲子,来表达“受藏”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受藏”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keep hidden”或“store away”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受藏”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接受并保存某物的独特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