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49:12
词汇“[儿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孩子”的方言变体或旧时用法。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儿孩笑声响彻田野,
纯真无邪映照天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儿孩”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标准汉语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中仍有一定的意义和使用价值。
1.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
2.
【孩】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同本义。同“咳”。
【引证】
《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咳,小儿笑也。 、 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
【组词】
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