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0:05
“古远”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指的是时间上的久远,古老而遥远。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存在很久的事物或者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和传统。
在文学中,“古远”常用来营造一种历史感和神秘感,如描述古代文明、神话传说或历史**。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家族历史悠久,或者某物的年代久远。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这个词用于描述研究对象的历史深度。
同义词中,“古老”强调时间的久远,而“陈旧”则带有过时、不再使用的意味。反义词中,“现代”与“古远”形成鲜明对比,指代当前或近期的时代。
“古远”由“古”和“远”两个字组成,“古”字源自古代,表示时间上的久远;“远”字则表示距离上的遥远。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一起使用,以强调时间的深远。
在**文化中,“古远”常与尊重传统和历史的价值观相联系。它体现了对过去的尊重和对历史的传承,是中华文化重视历史连续性的体现。
“古远”一词常带有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深邃的历史长河和不可触及的过去。它激发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和对传统的敬畏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参观过一座古远的寺庙,那里的建筑和雕塑都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庄严的气息,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感到敬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远”:
在那古远的山巅,
云雾缭绕,岁月静好。
石阶上,青苔斑驳,
诉说着千年的寂寥。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远的城堡,矗立在山巅,四周是苍茫的云海。背景音乐可能是悠扬的古琴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ancient”一词与“古远”相近,用于描述古老的事物或历史悠久的文明。不同文化中,对“古远”的理解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厚重。
“古远”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主题。通过对“古远”的深入学,我更加欣赏和尊重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