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46
免疫力是指生物体识别和排除外来物质(如病原体)和自身异常细胞(如癌细胞)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物体抵抗疾病的重要防御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复杂反应。
免疫力一词源自拉丁语“immunitas”,意为“免除”或“豁免”。在医学领域,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现代社会,免疫力的概念与健康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如均衡饮食、适量**和充足睡眠都被认为是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此外,免疫力也与公共卫生政策相关,如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
免疫力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保护性的情感联想,让人联想到健康和安全。它也可能引发对疾病和脆弱性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关于如何通过饮食和锻炼来提高免疫力的建议。例如,我的一位朋友通过定期锻炼和健康饮食,显著提高了她的免疫力,减少了生病次数。
诗歌: 在风雨中,我筑起堡垒, 免疫力,是我坚实的盾。 抵御寒冷,驱散病魔, 在生命的征途上,我永不退缩。
视觉:想象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有士兵守卫,抵御外来的攻击。 听觉:听到一首鼓舞人心的音乐,象征着内在的力量和抵抗力。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immunity)、西班牙语(inmunidad)和法语(immunité),免疫力这个词的基本含义相似,都指生物体的防御能力。
免疫力是一个在医学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生物体的健康,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公共卫生政策紧密相关。通过深入了解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1.
【免】
物之新生、稚弱者。
【引证】
《大戴礼记》-推远稚免之幼志,崇积文武之宠德。
2.
【疫】
(形声。从疒(chuáng),役省声。本义:瘟役)。
同本义。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通称。
【引证】
《说文》-疫,民皆疾也。 、 《字林》-疫,病流行也。 、 《史记·天官书》-氐为天根生疫。 、 《汉书·刑法志》-鬻棺者欲岁之疫。 、 《礼记·月令》-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组词】
时疫;疫死、 疫旱、 疫症、 疫疠、 疫疾
3.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