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7:51
恣无忌惮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恣”和“无忌惮”两个词组成。其中,“恣”意为放纵、任意,“无忌惮”意为无所顾忌、毫不畏惧。结合起来,这个成语形容人行为放纵,毫无顾忌,不顾及后果。
“恣无忌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主要来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礼”,因此“恣无忌惮”往往带有负面色彩,被视为不道德或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鲁莽、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表达时,可能会带有批评或警告的意味。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行为过于放纵,不顾及他人感受或社会规则,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描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他恣无忌惮地追逐着星光,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奔跑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自由奔放的音乐,如某些摇滚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bridled”或“reckless”,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相似的放纵和不顾后果的意味。
“恣无忌惮”这个成语在描述行为放纵、无所顾忌的情境时非常有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在适当的语境中准确表达,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承辉做了帐房,一切上下人等,都是自己牙爪,是恣无忌惮的了。
你不能总是~吧
1.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忌】
(形声。从心,己声。本义:憎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忌,憎恶也。 、 《国语·晋语》-而忌处者。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不克不忌。 、 《国语·越语》-子将助天为虐,不忌其不祥乎?
【组词】
忌恶、 忌愤
4.
【惮】
(形声。从心,单声。本义:畏难,怕麻烦)。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ń蛮》-岂敢惮行? 、 《左传·僖公七年》-何惮于病? 、 《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 《孟子·滕文公上》-何许子之不惮烦? 、 《礼记·中庸》-小人而无忌惮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组词】
肆无忌惮;惮劳、 惮惮、 惮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