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20
即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立即使用”或“随时可用”。它强调的是一种即时性和便捷性,通常用于描述物品、工具或信息等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的状态。
“即用”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相对现代的词汇,主要受到西方语言中“plug and play”或“ready to use”等概念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便捷化需求的增加,这个词汇在日常语言中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现代社会,“即用”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效率和便捷性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够立即使用的物品或服务更受欢迎,因为它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即用”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积极、高效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现代科技的便利性和快速响应的能力,同时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即用的产品,比如即热式热水器、即插即用的电子设备等。这些产品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效率。
诗歌: 即用的光芒,照亮夜的深邃, 科技的奇迹,触手可及。 无需等待,无需繁琐, 即用的世界,自由翱翔。
视觉:想象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室,所有设备都是即用的,一按按钮就能启动。 听觉:听到“即用”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电子设备启动时的声音,或是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
在英语中,“即用”可以对应为“ready to use”或“plug and play”。这些词汇在英语国家也非常流行,反映了全球对便捷性和效率的共同追求。
“即用”这个词汇在现代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人们对便捷生活的追求。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提高沟通效率。
1.
【即】
(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即,就食也。 、 《仪礼·公食礼》-席末取粮即稻。 、 《易·鼎》。高亨注:“《说文》:‘即,就食也。’此用其本义。”-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