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54
“好恶”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好”和“恶”。字面意思分别是“喜欢”和“不喜欢”或“讨厌”。基本含义是指个人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反映了人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
在不同的语境中,“好恶”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可能有些细微差别,但基本含义相近。
“好”和“恶”作为单字,其历史悠久,分别表示“喜欢”和“不喜欢”。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和“恶”在《孟子》中的“恶在其为民父母也?”等。
在中华文化中,“好恶”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也与道德判断和社会规范有关。例如,传统观念中对“好”与“恶”的区分往往与道德行为相联系。
“好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人们在做出选择时的情感挣扎,以及社会对个人喜好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表达个人喜好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接受度。
在生活中,我经常需要表达对食物、电影或书籍的好恶,这有助于他人了解我的偏好,从而更好地与我交流和相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好恶”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月光下的好恶, 是心中的波澜, 爱与恨交织, 在夜的静谧中回旋。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两个对立的门之间,一扇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另一扇门则显得阴暗。这可以象征“好恶”的抉择。
在英语中,“好恶”可以对应为“likes and dislikes”,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préférences et aversions”。
“好恶”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表达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在学习语言和进行交流时,理解和运用“好恶”是必不可少的。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