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0:48
词汇“克敬”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克敬”可能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起来,“克敬”可能意味着在尊敬的同时克制或战胜某种情感或行为。
由于“克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即在尊敬某人或某事的同时,又需要克制自己的行为或情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由于“克敬”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克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含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克敬”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礼仪和尊重的社会中。
对于我个人来说,“克敬”可能带来一种平衡和和谐的联想,即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保持自我克制,这是一种成熟和理性的表现。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或使用“克敬”这个词汇,但它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保持适当的尊重和自我克制。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
在克敬的月光下,
我学会了在尊敬中克制,
在敬畏中保持自我。
由于“克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克敬”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状态或行为准则可能存在。
尽管“克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醒我们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保持自我克制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行为准则。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