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58
“潦潦草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书写或做事不认真、不细致,草率敷衍。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批评或描述某人做事的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细心和耐心。
在文学作品中,“潦潦草草”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小说中描述一个懒散的学生作业完成得“潦潦草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日常对话,例如朋友之间讨论某人的工作态度时会说:“他做事总是潦潦草草的。”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价员工或学生的表现。
“潦潦草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工作态度的一种传统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认真和细致被视为重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因此,“潦潦草草”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带有负面评价的意味,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质量的现代社会。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它让我联想到不负责任和缺乏专业精神的行为。在表达时,我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自己或他人,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因为作业完成得“潦潦草草”而被老师批评,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潦潦草草的笔迹,掩盖不了内心的慌乱。”
视觉上,我联想到凌乱的笔迹和草率的布局;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匆忙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oppy”或“careless”,它们也有类似的负面含义,但在使用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潦潦草草”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负面评价词汇,它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认真和细致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注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来负面评价他人,同时也会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潦潦草草”的状态。
我昨日写的潦潦草草,这字龙蛇有体,大是怪事。
你去了有四五封信罢?他才~来这么一封信,结婚也不通知你。
1. 【潦】 水名。 今辽宁省的辽河。
2. 【潦】 水名。 今辽宁省的辽河。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
4.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