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0:46
“极天际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达到天的极高处,延伸到地的极远处”。这个成语形容事物或景象极其宏伟、辽阔,无边无际。
在文学作品中,“极天际地”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山川、海洋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志向或事业的宏大。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天文学,它可以用来描述空间的广阔。
“极天际地”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宏伟景象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极天际地”常与自然景观的壮丽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志向或事业的宏大,体现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海,以及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极天际地”来形容一次登山经历,站在山顶俯瞰四周,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自己的渺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极天际地,星辰大海,梦想无垠,心向远方。”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山川画面,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宏伟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或“boundl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广阔无边的概念。
“极天际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人类对宏大理想的追求。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和表达宏伟的景象和远大的志向。
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司马氏功德弥隆,~,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