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2:2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2:23:25
包罗万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包含了一切”,形容内容极其丰富,无所不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广泛性和全面性,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范围或内容的广泛。
在文学作品中,包罗万有 常用来形容书籍、知识或思想的广博。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的多样性。在专业领域,如图书馆学或信息科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数据库或图书馆藏书的全面性。
同义词:无所不包、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反义词:一无所知、片面之词、狭隘
同义词中,“无所不包”强调的是内容的全面性,而“应有尽有”则更多强调的是物品的齐全。反义词中,“一无所知”表示对某事完全不了解,“片面之词”则指观点或论述的片面性。
包罗万有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是由“包罗”和“万有”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包罗”意为包含、收纳,“万有”则指所有的事物。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包罗万有** 常被用来形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或知识体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全面性和包容性。
包罗万有 这个词汇给人以丰富、全面和包容的正面情感。它让人联想到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的广阔。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大型图书馆工作,那里的藏书包罗万有,从古籍到现代文献,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知识的海洋,包罗万有, 每一页翻开,都是新的宇宙。”
包罗万有 这个词汇让人联想到图书馆的书架、博物馆的展品或是市场的摊位,这些场景都充满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encompassing”或“comprehensive”,它们都强调了全面性和广泛性,但“包罗万有”更具有中文特有的韵味和表达方式。
包罗万有 这个成语在我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全面性和广泛性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成语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
他所关心的事,真是包罗万有。
1.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2.
【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以丝罟鸟也。 、 《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 《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组词】
罗尉、 罗落、 罗弋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