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36:42
包涵: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包含、容纳,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指宽容、原谅他人的过失或错误。在日常用语中,它常用于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或不足。
“包涵”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包含或容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情感和社交领域,特别是在表达宽容和原谅时。
在**文化中,“包涵”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恕”相联系,强调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
这个词给我一种温暖和包容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宽容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包涵”来请求别人在我不小心犯错时给予宽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爱的海洋里,我们彼此包涵,每一个波涛都是心灵的触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宽广的海洋,象征着无限的包容和包涵。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温柔的钢琴曲,如肖邦的《夜曲》,来表达这种包容的情感。
在英语中,“包涵”可以对应为“include”或“forgive”,但在表达宽容和原谅时,更常用的是“forgive”和“tolerate”。
“包涵”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指物理上的包含,更强调情感上的宽容和原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
2.
【涵】
(形声。从水,圅声。本义:水泽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涵,水泽多也。 、 左思《吴都赋》-涵泳乎其中。 、 《方言》十-涵,沉也。
【组词】
涵碧
浸润;滋润。
【引证】
《诗·小雅·巧言》。按,谓浸润渐渍也。传训容,谓借为含-僭始既涵。
【组词】
涵煦、 涵濡、 涵浸、 涵畅、 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