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9:58
惩羹吹齑(chéng gēng chuī j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为被热汤烫过,所以连冷菜也吹一吹再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因为曾经受过伤害或教训,所以在做类似的事情时变得过分小心谨慎。
在文学作品中,惩羹吹齑常用来描绘人物因过去的经历而变得过分谨慎的性格特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调侃某人因为一次失败或受伤而变得过于小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同义词: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反义词:大胆妄为、无所畏惧
惩羹吹齑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惩热羹而吹齑。”原意是指因为被热汤烫过,所以连冷菜也吹一吹再吃,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因过去的经历而变得过分谨慎。
在传统文化中,惩羹吹齑反映了人对于经验和教训的重视,以及对于预防和谨慎的推崇。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人对于“吃一堑,长一智”的智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对于过度谨慎的轻微讽刺,同时也体现了对于经验和教训的尊重。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新事物时的犹豫和谨慎。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曾经因为一次失败的投资而变得对任何投资都惩羹吹齑,后来意识到适当的冒险也是必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因热羹而吹齑,岁月沉淀智慧; 谨慎前行,每一步皆为经验之果。”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吹着冷菜,脸上带着谨慎的表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轻吹气的声音,以及人们讨论这个成语时的语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ce bitten, twice shy”,意思是因为一次受伤或失败,所以变得更为谨慎。
惩羹吹齑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因为过去的经历而变得谨慎的心理状态。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们在面对新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也提醒我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平衡谨慎和冒险。
1.
【惩】
(形声。从心,征声。本义:警戒;鉴戒)。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惩,戒也。 、 《广雅》-惩,恐也。 、 《礼记·表记》-则民有所惩。 、 《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
【组词】
惩毖、 惩纠、 惩示
2.
【羹】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引证】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3.
【吹】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吹,嘘也。 、 《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组词】
吹火筒;吹火、 吹网、 吹吁
4. 【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