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56
“作册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字面意思是指负责编纂、记录官方文书的官员。在古代,这类官员通常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编纂历史文献、管理档案等重要职责。
在文学作品中,“作册尹”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官员的形象,强调其职责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文献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术语。
“作册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作册”指的是编纂书籍或记录,“尹”则是古代官职的一种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历史学和文献学中仍保留其重要性。
在**古代社会,作册尹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仅记录历史,还参与编纂官方文献,对后世的历史认知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提到“作册尹”,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权威,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这个词汇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作册尹”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官员的职责和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作册尹笔下,历史长河中,每一笔皆是时代的见证。”
想象一位作册尹在古代的宫廷中,手持笔墨,认真记录着**的言行,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肃穆。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官职可能被称为“史官”或“记录官”,但其具体职责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
“作册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在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记录的重要性以及古代官员在社会中的作用。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
3.
【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一竖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尹,治也。 、 《左传·定公四年》-以尹天下。
【组词】
尹京、 尹祭
旧时官名。
【引证】
《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不以非郑尹。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拥至尹前。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尹。
【组词】
府尹;京兆尹;尹氏、 尹寺、 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