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11
“三爵”一词源自古代**,指的是古代饮酒器具中的三种爵,即铜爵、玉爵和漆爵。在古代,爵是贵族宴饮时使用的礼器,象征着尊贵和礼仪。
在文学作品中,“三爵”常用来象征贵族生活的高雅和仪式感,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饮酒场景中可能会提到“三爵”。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讲座中,可能会被提及以解释古代礼仪。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保护,研究古代饮酒器具时会详细讨论“三爵”。
同义词:三杯、三盏(这些词汇在描述饮酒时可能更常用,但不如“三爵”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反义词:无(由于“三爵”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三爵”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古代的饮酒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三爵”不仅是一种饮酒器具,也象征着礼仪和尊贵。在古代社会,使用“三爵”进行宴饮是一种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提到“三爵”,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优雅的宴会和精致的工艺,带来一种古典美和历史厚重感。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看到过一套“三爵”,其精美的工艺和历史背景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宴会的诗中,我可以这样写:“金樽玉爵映月明,宴乐声中话古今。”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代宫廷中,烛光下,贵族们手持“三爵”,轻声交谈,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饮酒器具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如古罗马的“辛菲亚”(Cynthia),但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和象征意义。
“三爵”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