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52
戍备: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守卫和准备”,通常指军事上的守卫和防御准备。它强调的是为了保护国家或地区安全而进行的军事部署和准备工作。
“戍备”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戍”指的是守卫边疆的士兵,“备”则是准备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为描述军事防御准备的专业术语。
在**历史上,“戍备”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的长城到现代的国防体系,都体现了“戍备”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提到“戍备”,我联想到的是战士的坚毅和牺牲,以及国家安全的庄严和重要性。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严肃和崇高的情感色彩。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戍备”这个词,但在观看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或阅读相关书籍时,会频繁接触到这个概念,感受到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戍备”:
在风雪交加的边疆,
戍备的战士如钢铁般坚强。
他们的目光穿透黑暗,
守护着家园的安宁与希望。
想象一幅画面:在寒冷的冬夜,边境上的哨兵手持武器,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的号角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庄严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戍备”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fortification”或“defense readiness”,它们都强调了军事防御的准备状态。
通过对“戍备”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军事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军事行动,还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情感。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以丰富我的语言运用能力。
1.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
2.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