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5:08
词汇“景迹”的深入学*和分析:
“景迹”一词通常指的是自然或人造的景观,以及这些景观所留下的痕迹或遗迹。它可以指代自然风光、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强调的是这些地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
“景迹”一词由“景”和“迹”两个字组成。“景”原指风景、景色,“迹”指痕迹、遗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迹”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具有历史或文化价值的景观。
在**文化中,“景迹”常常与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强调对过去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记忆。
“景迹”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怀旧和敬畏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历史景迹,如长城、故宫,这些地方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也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景迹”: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景迹长。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的古城墙,风吹过,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在英语中,“景迹”可以对应为“historical site”或“landmark”,但“景迹”更强调的是景观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景迹”一词不仅是对景观的描述,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景迹”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1.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
2.
【迹】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
【组词】
浪迹天涯;人迹、 人迹罕至;迹蹈、 迹状、 迹响
留下的印子。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蟆入草间,蹑迹披求。
【组词】
痕迹;血迹;笔迹;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