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1:43
“不景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经济状况不佳,市场萧条,商业活动减少,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等现象。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低迷状态,企业经营困难,消费者信心不足。
在文学作品中,“不景气”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时代的背景,如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作家可能会通过描述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映经济的不景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表达对当前经济状况的不满或担忧。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商业分析中,“不景气”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来描述和分析经济衰退的具体情况。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经济状况时各有侧重点,例如“萧条”强调的是长期的、严重的经济衰退,而“繁荣”则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的活跃。
“不景气”一词源于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景气”原指景色美好,后引申为经济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景气”逐渐被用来特指经济状况不佳。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不景气”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经济危机的集体记忆,如1929年的大萧条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景气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贫困和不平等。
“不景气”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失业、贫困和生活的艰难。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决策。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导致的职业变动,如公司裁员或行业衰退,这些经历可能会让人对“不景气”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景气”作为一个隐喻,用来描述人生的低谷或心灵的萧条。
视觉上,“不景气”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街道、关闭的商店和失业的人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新闻报道中关于经济衰退的沉重语调。
在英语中,“不景气”可以对应“recession”或“depression”,这些词汇在描述经济状况时也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不景气”是一个描述经济状况的重要词汇,它不仅反映了经济现象,也触及了社会和个人的深层次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分析和讨论经济话题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
3.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1. 【景气】 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