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9:00
冷水浇背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将冷水泼洒在背部。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突然的惊吓、震惊或清醒的感觉,类似于英文中的 "a bucket of cold water"。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人们对冷水刺激的直接感受。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冷水常被视为一种刺激和清醒的象征。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形容某种突然的觉醒或震惊,反映了人们对意外的普遍反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突然和强烈的清醒感。联想上,它让我想到在炎热夏日中突然接触到冷水的感觉,既刺激又舒适。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大错,领导的批评让我感觉像是被冷水浇背,立刻清醒并开始改正错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冷水浇背,心湖波澜起,夜梦惊醒,晨曦初露。”
视觉上,可以联想一个人在炎热的夏日突然被冷水泼洒的画面,水珠四溅,表情由惊讶转为清爽。听觉上,可能是水声和人的惊呼声。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 bucket of cold water" 或 "a cold shower",用来形容类似的突然清醒或震惊的感觉。
冷水浇背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比喻,用来形容突然的觉醒或震惊。它在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生动地传达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红玉听了,总如冷水浇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声不得。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3.
【浇】
(形声。从水,尧声。本义:沃灌,灌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浇,沃也。 、 李贺《浩歌》-有酒唯浇赵州土。 、 欧阳修《洛阳风俗记》-浇花亦自有时。
【组词】
浇花、 浇溉、 浇沃
4.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