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0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08:59
“恭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对他人表现出尊敬和敬重的态度。它通常涉及言语、行为和态度上的谦逊和礼貌,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在文学作品中,“恭敬”常用于描述人物对长辈、上级或贵宾的态度,如“他对老师总是恭敬有加”。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日常交流,表示对某人的尊重,如“他对老板非常恭敬”。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恭敬的态度对于建立良好的职业关系至关重要。
同义词中,“尊敬”更侧重于内心的敬意,而“恭敬”则强调外在的行为表现。反义词则完全相反,表达了不尊重或不礼貌的态度。
“恭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恭”字意为谦逊、恭顺,“敬”字意为尊敬、敬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简洁的词汇如“尊敬”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恭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强调对长辈和上级的尊重。这种态度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
“恭敬”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有序的社会环境。在表达时,它帮助我传达出对他人尊重和敬意的情感。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对客户和上级表现出恭敬的情况。这种态度不仅帮助我建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促进了工作关系的顺利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恭敬”:
晨曦初露,我以恭敬之心,
向那东方的光辉深深鞠躬。
视觉上,“恭敬”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人低头鞠躬的画面,听觉上则可能是轻柔而有礼的问候声。
在英语中,“恭敬”可以对应为“respectful”或“deferential”,虽然这些词汇在语义上相似,但“deferential”更强调顺从和服从的态度。
“恭敬”是一个表达尊重和敬意的重要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他人的尊重,这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1.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