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41
刮骨抽筋 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刀刮骨头,抽取筋肉,形容极其残忍或痛苦的行为。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经历极大的痛苦或折磨。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刑罚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性的使用,用来形容任何极端的痛苦或折磨。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反映了人们对极端痛苦的恐惧和厌恶。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强烈的痛苦和恐惧的联想,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引起听众的不适。
在描述个人经历的极端困难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刮骨抽筋”作为一个强烈的比喻,来形容主人公经历的极端挑战或痛苦。
结合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这个词汇所描述的极端痛苦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orture”或“excruciating pain”,但具体的文化和情感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刮骨抽筋”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比喻,用来形容极端的痛苦或折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敏感地使用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传达的深度。
1.
【刮】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刀。本义:削,用刃平削物体,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刮,掊杷也。 、 《广雅》-刮,减也。 、 《礼记·明堂位》。注:“刮,刮摩也。”-刮楹达乡。 、 《考工记》-刮摩之工。 、 《史记·太史公自序》-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 《三国志·关羽传》-医曰:“矢镞有毒,毒入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组词】
刮毒、 刮子、 刮刷、 刮垢磨光;刮楹、 刮锅子;刮磨、 刮摩、 刮火柴;以瓦片刮疥
2.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3.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4.
【筋】
(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为竹多筋,故从“竹”。本义:附着在骨上的韧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肉之力也。 、 《素问·五藏生成论》-诸筋者,皆属于节。 、 《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 、 《孟子·告子下》-劳其筋骨。 、 《荀子·劝学》-筋骨之强。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先折筋骨。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
【组词】
筋皮、 筋厮锁、 筋血、 筋条、 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