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6:12
“朱丝栏”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朱红色的丝线编织的栏杆或围栏。在古代,朱丝栏常用于宫廷或贵族府邸中,象征着高贵和尊荣。
“朱丝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朱色代表高贵和吉祥,丝线则象征精致和细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中,但仍保留其原有的高贵和奢华的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朱色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因此朱丝栏常与皇宫、贵族府邸等高贵场所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背景使得朱丝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词汇,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朱丝栏给我的情感反应是高贵、典雅和神秘。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和精致,以及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和尊贵。
在我的生活中,朱丝栏更多是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的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朱丝栏外,月华如练,
宫灯摇曳,梦回千年。
朱丝栏的视觉联想是红色的丝线编织的栏杆,给人一种华丽和精致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丝竹之声,增添一种古典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olden railing”(金栏),同样代表着高贵和奢华。
朱丝栏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文化的印记,也反映了人们对高贵和奢华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栏】
(形声。从木,阑(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引证】
《玉篇》-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 、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 、 明·魏学洢《核舟记》-雕栏相望焉。
【组词】
栏楯、 栏干子、 栏角、 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