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59:32
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是指承担保险责任的一方,通常是保险公司。保险人根据合同条款,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
保险人一词源自英语“insurer”,在保险业发展初期,保险人多为个人或小型合伙企业,随着行业的发展,现代保险人多为大型保险公司。
在现代社会,保险人扮演着风险管理的重要角色,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安全网。在不同的文化中,保险人的形象和信任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保险人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保障。
保险人可能让人联想到安全、信任和责任感。然而,也可能因为某些负面新闻或个人经历而产生不信任感。
个人可能在与保险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体验到服务的好坏、理赔的难易等,这些经历会影响个人对保险行业的看法。
在诗歌中,保险人可以被比喻为“生活的守护者”,在故事中,保险人可能是一个关键角色,影响主角的命运。
保险人可能让人联想到办公室、文件、电话交谈等视觉元素,以及专业的客服声音、理赔时的对话等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nsurer”,法语中的“assureur”,德语中的“Versicherer”,虽然词汇不同,但指的都是承担保险责任的一方。
保险人作为保险合同中的关键角色,对于理解保险行业和法律关系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保险人这一词汇,有助于清晰传达保险相关的概念和过程。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