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2:16
保险带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用于保护人身安全的带状装置,通常用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以防止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受伤。在汽车中,保险带通常被称为安全带。
保险带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保险带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汽车安全装置。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保险带的设计和材料也不断改进,以提高其安全性能。在20世纪中叶,随着法律要求汽车必须配备安全带,保险带成为了一种标准的安全设备。
在现代社会,保险带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法律要求和普遍的社会规范。许多国家都有法律规定,驾驶和乘坐汽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这种规定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安全的重视。
保险带通常与安全、保护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它提醒人们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保险带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束缚或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家人和朋友在驾驶和乘坐汽车时系好保险带。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一起车祸,幸好所有乘客都系了保险带,没有造成严重伤害。
在诗歌中,保险带可以被用来象征保护和安全:
在疾驰的金属巨兽中, 保险带如守护神般紧缚, 在风暴来临前, 它默默守护着每一颗跳动的心。
保险带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汽车座椅上的带状装置,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安全带扣合时的“咔嚓”声。这些联想都与安全和保护有关。
在不同语言中,保险带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eat belt”,德语中的“Sicherheitsgurt”。尽管词汇不同,但其功能和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致的。
保险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理上的安全装置,也体现了社会对个人安全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保险带这一词汇,有助于传达安全和保护的概念。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对保险带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意识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
3.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