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3:41
词汇“图作不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图”、“作”、“不”、“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图作不轨”字面意思是指图谋不正当的事情,企图做出违反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怀有不良的意图或计划。
“图作不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图”指图谋,“作”指做,“不轨”指不正当的行为。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至今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正道”和“规矩”,因此“图作不轨”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不正当行为的警惕和谴责。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和警惕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阴谋、背叛和危险。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某人有不当行为,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其行为的谴责。
在创作中,可以将“图作不轨”融入到一个故事情节中,用来揭示主角的对手的阴暗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阴暗的房间,一个人在策划着什么;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悬疑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lotting mischief”或“scheming”,但这些表达没有“图作不轨”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图作不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传达了具体的意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非常重要。
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1.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
2.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轨】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轨,车辙也。 、 《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经涂九轨。 、 《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车不得方轨。 、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组词】
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