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8:42
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指位于***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侧的一个高山湖泊。它是古代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处达105米,湖水清澈,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
天山天池的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天山"指的是横亘在**西北部的一条巨大山脉,"天池"则是因为其高海拔和清澈的湖水而得名。在历史上,天山天池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传说而逐渐成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文化中,天山天池常被赋予神秘和神圣的色彩。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象征。在*族、**等少数民族的传说中,天山天池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
提到天山天池,人们往往会感到一种宁静和敬畏。它的自然美景和神秘传说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个人在旅游时,可能会选择前往天山天池,体验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在摄影、绘画等艺术创作中,天山天池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描述天山天池:
碧波荡漾天池水, 群山环抱映蓝天。 神秘仙境人间有, 天山深处藏奇缘。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高山湖泊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如瑞士的日内瓦湖、加拿大的路易斯湖等,它们都是自然美景的代表,但在具体的文化传说和历史背景上有所不同。
天山天池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不仅代表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