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24
词汇“传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传遽”进行分析:
“传遽”字面意思是指传递迅速,主要指信息的快速传递。在古代,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官方或军事上的紧急文书传递。
“传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传”指传递,“遽”指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词汇如“快递”、“迅速”等取代了“传遽”的使用。
在古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对于军事和政治决策至关重要。因此,“传遽”这一概念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传遽”可能带有一种古风和历史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驿站和快马传递的场景。
由于“传遽”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在学*古代汉语或历史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传遽”来营造古代氛围,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传遽千里外,心系故园情。”
想象古代驿站中,快马疾驰,尘土飞扬的场景,或是古代战鼓声中,战报通过传遽迅速传递的情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传遽”的词汇,但都有描述快速信息传递的表达方式。
“传遽”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演变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古代汉语和历史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是很有帮助的。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遽】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遽,传也。 、 《周礼·大仆》-以待达穷者与遽令。 、 《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掌邦国传遽之小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且使遽告于郑。 、 《礼记·玉藻》-士曰传遽之臣。
【组词】
遽人、 遽驿、 遽传、 遽委